在汽车市场价格战打得火热的当下,特斯拉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。7 月 1 日,特斯拉官方微博宣布,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迎来升级,续航更长,CLTC 续航提升至 753 公里;动力更强,百公里加速升级至 3.8 秒。因续航里程提升,特斯拉中国将 Model 3 长续航版售价上调至 28.55 万元起,此前价格为 27.55 万元。然而,Model 3 后轮驱动版和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价格保持不变,依旧是 23.55 万元和 33.95 万元。同时,焕新 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 CLTC 续航增至 750km,起售价保持 31.35 万元不变。这一涨价行为瞬间在行业内外引发轩然大波,特斯拉究竟为何敢在此时逆势涨价?
产品升级成涨价 “底气”
特斯拉此番涨价并非毫无缘由,核心原因在于产品实现了显著升级。以 Model 3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为例,其 CLTC 续航提升至 753 公里,相比之前有了大幅跃进。这一续航里程的提升,在实际使用中能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,无论是城市日常通勤,还是中长途旅行,都能减少对续航的焦虑。例如,以往驾驶老款车型在一些长途路线上,可能需要频繁寻找充电桩,规划行程时也需格外留意续航情况,而新款车型凭借更长的续航,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这些场景。
在动力方面,百公里加速升级至 3.8 秒,让车辆的驾驶性能更上一层楼。对于追求驾驶激情的消费者来说,这意味着能在瞬间体验到强烈的推背感,在超车、并线等操作时更加游刃有余。想象一下,在高速行驶时,需要快速超越一辆慢车,强大的动力能使车辆迅速完成动作,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流畅性。
Model 3 长续航版及焕新 Model Y 长续航版搭载了新的电池包,虽然电池可用度数没有变化,但采用了新的化学配方,并通过整车的优化,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,同时新电池会更加耐用。这种电池技术的革新,不仅是对续航能力的提升,从长远来看,也降低了消费者更换电池的潜在成本,增加了车辆的保值率。
此外,本次 Model 3 长续航版进一步缩短 0—100 公里 / 小时的加速时间,并非由于硬件变化,而是免费配置了售价 1.41 万元的加速提升软件包,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额外的惊喜。
优惠政策仍 “满配”,平衡涨价影响
尽管特斯拉选择了涨价,但在优惠政策上,似乎并不想让消费者感到过多压力。特斯拉方面表示,7 月 31 日前下单,还能叠加 “5 年 0 息”“8000 元保险补贴 (限 Model 3 车型)” “8000 元车漆选装礼金” “1299 元特享充电权益” 等多重福利。
以 “5 年 0 息” 政策为例,这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极具吸引力。在购买高价商品时,金融政策往往是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。5 年免息意味着消费者在长达 5 年的还款期内,无需支付额外的利息费用,大大降低了购车成本。假设一辆车售价 30 万元,如果按照常规贷款利息计算,5 年下来可能需要支付数万元的利息,而 “5 年 0 息” 政策则让消费者节省了这部分开支。
对于选择 Model 3 车型的消费者,8000 元保险补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购车后的经济压力。在购车后的各项费用中,保险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这笔补贴能直接减轻消费者的负担。同时,8000 元车漆选装礼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选择的空间,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为爱车选择独特的车漆颜色,而无需担心过高的选装成本。1299 元特享充电权益则为消费者在后续使用车辆过程中,在充电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优惠。
通过这些优惠政策的叠加,特斯拉试图在涨价与消费者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,尽可能降低涨价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负面影响。
市场竞争激烈,涨价能否被接受?
从市场环境来看,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特斯拉此番涨价面临着诸多挑战。今年,众多车企纷纷推出新车型,对特斯拉 Model 3、Model Y 这两款主力车型形成了 “围剿” 之势。
在轿车领域,小米 SU7、极氪 007、小鹏 P7 + 等车型凭借高配置、低价格,吸引了不少原本可能选择 Model 3 的潜在用户。这些车型在智能驾驶、内饰配置、续航能力等方面各有亮点,与 Model 3 展开了激烈竞争。例如,小米 SU7 在智能座舱方面表现出色,拥有丰富的科技配置,为用户带来便捷的交互体验;极氪 007在续航和性能上也毫不逊色,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同价位的特斯拉车型。
在 SUV 市场,小米 YU7、小鹏 G7、乐道 L60等车型同样以差异化优势与 Model Y 展开竞争。它们在空间布局、舒适性配置以及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的功能设计上,下足了功夫,试图抢占 Model Y 的市场份额。
此外,特斯拉的 FSD 入华一直备受关注。2025 年 2 月,特斯拉虽已向部分中国用户推送了新版本 FSD,但与美国市场的最新版本相比,中国版 FSD 在功能上仍被限制在 L2 级辅助驾驶水平,功能局限于自动识别红绿灯、转向等方面,且体验该版本 FSD 仍需付费,相较国内新势力的辅助驾驶系统,特斯拉的 FSD 正逐渐失去吸引力。在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,这无疑是特斯拉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大劣势。
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,特斯拉涨价能否被消费者接受,尚有待观察。对于一些忠实的特斯拉粉丝以及对续航、动力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来说,产品升级带来的价值可能会让他们接受价格的上涨。然而,对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以及在众多竞品中犹豫不决的潜在买家而言,特斯拉的涨价行为可能会使他们转向其他更具性价比的车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