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国补还有,但提还(高息高返)下周就会停,我们本来有十多个银行支持,现在只剩一家做了。”
6.18过后,当车厘子跟一位合资品牌4S店销售就一辆油车优惠“讨价还价”时,他一再表示价格透明外,还特别强调各家银行很快取消“高息高返”,还劝要买趁早入手,过了分期买车的成本将会增加。的确,近日来全国多地车市的“高息高返”政策被陆续叫停。
75万买卡宴,29.8万买宝马5系,13万买本田CR-V,这些令人上头的价格背后无一不是带着“高息高返”的影子,银行为了获客,向汽车经销商支付高额返佣,经销商则用部分返佣补贴车价,同时消费者可以从银行获得两年的低息贷款,代价就是两年后利率上涨,银行收高息“回本”。
但在实际操作中,“高息高返”往往和“五年贷款两年后提前还贷无违约金”的约定相结合进行。当越来越多车都以“一口价”形式售卖,价格透明的背后,4S店为了吸引消费者促成交易,会把“提前还款”挂在口边;以一辆沃尔沃S60为例,全款22.98万落地,“高息高返”的落地价少2万元,若选择贷款11万以5%利率按2年期长贷短还,等于从银行“白薅”1万多。
“说白了,就是占了银行的便宜,银行不玩了后面(车价)肯定贵。"
“没有了高息高返,油车也得卖啊。”
没有了“高息高返”,4S店会把价差“反馈”给消费者,涨价幅度在车价的6-8%,政策退坡说不影响卖车是假的,4S店员坦言压力更集中在短期,尤其是将要来的淡季。
取消“高息高返”,扯下了4S店的遮羞布?
目前,4S店购车的贷款渗透率超过了80%,几乎都是“高息高返”,这无异于把风险转给银行,银行无法通过长期利息收益,覆盖前期向车厂提供的补贴成本,出现亏损、加剧经营风险的情况。
如今叫停是站在保护银行营销成本,防范金融风险的长远层面。但却等于再次掀开了经销商资金紧张、销量承压的“遮羞布”,如何缓解银行补贴退潮后经销商的压力?尤其是以燃油车为主销的品牌门店,确实值得深究。当价格战无休止,为了消化库存,经销商甚至会出现卖出价,低于进货价的“倒挂”;若车卖出的流通不够快,或厂家允诺的返利政策不及时,站在汽车行业链条的最低位经销商,就很容易卷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
“一边做些节点促销,一边配合车企做主流车型的一口价,一边等厂家的大红包(单车返利)”,一家在广州以油车为主的豪华品牌4S店经理跟车厘子无奈地表示,即便去年店里拿了厂家的大返点,也亏损好几百万,今年的行情更加不看好,以前卖一辆能保利润的高端SUV,如今也面临“卖一辆亏一辆”的困境。统计显示,2025半年仅有35.0%的4S店完成或超额完成销量计划,剩余64.9%未达目标,其中17.8%接近完成。
诚然,在广州这个“全国最容易买油车的一线城市”,似乎出现少许转机,全国范围内近期掀起了一股汽车补贴暂停潮,但广州汽车的“国补”一直在继续,而且油车友好的政策法规还加码了, 6月中广州出台为“久摇不不中”(72个月)申请人直接领取燃油号牌,而且不占用配置额度的政策;同时,还在今年下半年额外新增6万个普通车增量指标额度,平均1个月1万辆,全部以摇号方式配置。
此次,广州刺激油车消费指向性非常明确,提振地方车市消费信心也很强;这支激活汽车消费市场的强心剂,既符合国家“反内卷”潮,也算得上开全国限牌城市之先河,能否给那些主销油车的品牌经销商,提供一片大树好乘凉呢?
油车在收缩VS沉默的大多数?
那新增6万个指标、“72期送指标”,能在“高息高返”后时代带给4S店新动能吗?会有,但效果还真不好说;毕竟第一波被福利“砸中”的消费者还没到店,第二,撇除牌照的因数,现在自主新能源车的“性价比”也比合资油车高。来到2025年中,燃油车的销量、关注人群都是在收缩的,即便现在实行真正“油电同权”,也有不少消费者不会再选择纯油车,这确实是个无奈。
据统计,今年前5个月,广州市累计销售新车21.84万辆,同比增长7.61%,居于全国前列。除了1月份,每月的新能源渗透率都在一半以上,但油车的占比却很稳定,并没有下滑太快;广州的新能源渗透率,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当然我们也看到,这不是广州第一次“送”车牌了,在2020-2023年期间,广州就有多次阶段性放宽刺激措施,但当时以节能车指标为主;而像今年直接“送”油车牌还是第一次,这对走品牌认知惯性+高补贴+服务体系路线的合资品牌,是一件好事,除了吸引一部分新能源用户转投油车,关键是吸引首购群体的青睐,无论最终用户买不买油车,扩大开口,提高到店的概率,弥补与自主新能源的价格劣势,对4S店都是很好的机会。
近期,各地合资车销量大幅上涨,以中型轿车为例,近半年来帕萨特、迈腾、凯美瑞、宝马3系、雅阁等传统油车在热销榜单中能见度很高,而且月销1.5万辆以上位置越来越前,销量虽然与高光时无可比,但足以证明只要声名在外的油车只要肯“一口价”降价,还打品牌认知惯性和服务体系的牌子,是能抓住基盘人群。
一家合资4S店销售也对车厘子坦诚,“送广州牌”只能是辅助,之前车企也曾将优惠转成“送广州牌”大力宣传,却收效甚微,因为精明的广州人都会算“羊毛出在羊身”。当然这次送燃油牌是额外的,等于部分放开了“油电同权”,的确会带来更多关注;但并不意味店里的业绩会有很大提升,一是油车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,二是会买油车的用户,都奔着价格来,即便BBA油车的溢价都比从前少很多。
写在最后
纵然占有率下降、车价利润双降,但对合资来说,现阶段,油车依旧是个很好的市场,我们经常讲“基盘”在长期主义的作用就是这样。在探店过程中,虽然未能感受到合资4S店终端反攻的优势,但是依靠基本盘,把“合资2.0时代”打出来,难但总比不大要强。比如在一汽奥迪4S店,有油车特卖会,也不影响宣传全新Q6 e-tron和A5L,大家心知肚明,现阶段生存还得靠油车基盘,不然为什么现如今如日中天的理想、问界,也喜欢把店建在BBA的隔壁呢?
就在6月末,传出多家自主新能源车企将在7月1日期启用新的购车政策,此前的金融方案、购车保价和优惠全部作废,有分析指出,这应该是国补方案切换,反内卷的进一步动作,推动汽车行业价格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。
若是这样,至少对广州地区合资4S店油车价格回稳,是个很积极的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