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500台海鸥相机入藏市档案馆
海鸥相机是中国最早的自主相机品牌,凝结着上海轻工业的智慧。日前,上海市华侨摄影协会副会长马正康将收藏的近500台海鸥牌相机、近200件镜头以及闪光灯、三脚架等配件捐赠予上海市档案馆。
马正康表示,这是他耗费十余年时光,奔波各地搜集所得。“我通过16年的收藏对这一民族品牌进行‘全身扫描’,如今将其整体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,得以永久留存,也完成了夙愿。”
海鸥相机的品牌历程与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。1958年,上海照相机厂正式成立,初期品牌名为“上海”,后因出口需求的增长更名为“海鸥”。在共和国工业发展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进程中,海鸥相机不仅服务于国防、公安、新闻、医疗、科研、体育等各领域,同时见证了众多历史性的“高光时刻”——记录我国首枚原子弹爆炸的壮观景象、伴随我国人造卫星遨游太空、陪同我国第一位女登山队员潘多攀登珠峰、远渡重洋参与南极科学考察……
此次入藏的海鸥相机堪称一座微型博物馆,涵盖经典双反机型、特色单反款式、工业机、试制机型和特殊纪念机型等珍稀品类,包括上海研发的第一台高级旁轴照相机“上海58-Ⅰ型”,国产折叠相机的始祖“上海58-Ⅲ型”,海鸥公司成立40周年1号双反纪念机,限量50台的上海世博会纪念机,我国第一款数码相机“海鸥DC-33型数码相机”等。